“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,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。”约翰福音八章
~血案~
杀人凶手满身鲜血,跪坐在一个办公室的门外。他的衣服已被扯烂,双手倒扣在后背,正接受警方的现场质询。他冷静地报出住家位置,清楚讲述行凶刀具的来源。可是,当问到杀人动机,他却停顿了好一段时间,眼睛眨巴得厉害,看得出他的情绪起了波澜。
终于开口时,他说:“我在单位受到了很多……一直延续到现在……”
“受到了很多什么?”警方追问。
男人回答:“受到了很多陷害,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。”
这个男人就是复旦大学青年数学教师姜某。他是上海本地人,海归精英。
这样一个人,竟然携刀割喉学院领导,硬生生将自己和他人的未来切割成一场不可挽回的悲剧!当人们得知,这位教师被确定没有精神疾病,不禁错愕叹息:普通人与恶的距离有多远?
(图片来自网络)
与此同时,一名曾跟姜某同届读书的复旦校友却说:“如果以眼还眼,这个世界大家都会是盲人,最好使用不那么野蛮和暴力的方式去抗争。但是我完全理解他,为他受到的不公待遇而愤怒……”
同一场血案,引发出两极分化的评价,敏锐的人们,都会感觉到价值观之间的强力撕扯。
~两极~
曾获全球年度最佳央行总裁殊荣,印度经济学家拉詹(Raghuram G. Rajan),曾针对经济蓬勃发展、人类却充满焦虑的全球社会现状,发表看法,他说:“由于商品、服务、资本及人力市场日益融合,资讯科技革命跟着传播到世界各地。现在我们看到的则是极左派和极右派的民粹反应,然而必要的社会变革尚未发生,这也是为何很多人对未来感到绝望。我们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刻,一旦选择错误,人类经济发展的列车就可能脱轨。”
一派极左,一派极右,这是拉詹看见的两极世界,是普通人的生活,是网民的日常。
现代科技创造了权力和财富,也颠覆了人们既有的思想体系,然而社会价值观和制度总是一成不变、落在车尾,混乱和焦虑由此而生。拉詹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,提出在国家和市场两大支柱以外,必须要重视第三支柱(The third pillar)——社区,其定义是“一群居住在相同区域、同属一个政治共同体的人,通常有着共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。”
(图片来自网络)
拉詹写道:“任何一根支柱太弱或太强,社会都会动摇不安。市场太弱,社会就没有生产力;社区太弱,社会就会倾向裙带资本主义;国家太弱,社会就会转为恐惧与冷漠。反之,市场太强,社会就会失去公平性;社区太强,社会就会停滞;国家太强,社会则会变得专制。达成平衡非常重要!”
重视每一个社区群体的人,找到他们,保障他们!这就是拉詹所期待的社会变革、有可能修复破裂社会的救世手段。
~超脱~
普通人与恶的距离有多远?恶事就在身边,恶念就在心中。我们不仅经历着恶事的试探,自己内心的恶念也很难对付。
一桩血案,两个生命。谁有力量打开这死结?
现代法律不会宽宥姜文华,但若说信仰可以救赎姜文华的下半生,结果会不会不一样?
现代习俗可能不会替死去的被害者多做什么,但若说信仰或许可以救赎被害者的灵魂,结果会不会不一样?
在《约翰福音》里记载着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桥段。一名行事不谨慎的妇人被捉奸在床,一群文士逮住了她。按照当时法律,妇人要接受处罚;按照古老的摩西律法,更可怕,妇人行淫应用石头打死。他们将妇人带到耶稣面前,想要看看这位四处传讲古老的律法,又传讲原谅、饶恕、救赎的耶稣,这回会如何反应呢?
耶稣会是极左,还是极右?不论是哪一种做法,都必有破绽。
听完他们的陈述,耶稣弯下腰,用指头在地上画字。
《出埃及记》记载,旧约摩西律法共有十条诫命,写在石板上,那是上帝用指头写上去的;而这一天,将恶事扭转为美事的历史性的一天,耶稣又用指头画字。没有人走近去看他画写了什么,但是事后证明,耶稣带来了新约律法,并且用生命实践给众人看。
约翰福音记载道:“耶稣就直起腰来,对他们说: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,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。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。他们听见这话,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,只剩下耶稣一人,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。耶稣就直起腰来,对她说:妇人,那些人在哪里呢?没有人定你的罪吗?她说:主啊,没有。耶稣说:我也不定你的罪,去吧!从此不要再犯罪了。”
(图片来自网络)
这里的饶恕不是人因为害怕担责而选择退缩、美其名曰“饶恕”;这里的饶恕是救赎,是人知道这世间有一位创造主,祂爱我们且公义,祂饶恕人类的过犯,也要求人类饶恕人类的过犯。
福音是好消息,好消息从来是超脱世界价值观的。杀人凶手、被害者,还有围观的我们,在上帝眼中早都有罪,但是上帝的怜悯与爱极大,超越淫乱,超越仇恨,超越组织,甚至超越生死。
这就是信仰的眼光,若靠向上帝,曾犯大罪也能得救赎。因为这世上,有个千年不变的道理,那就是——耶稣爱你。我们只有认识耶稣,才可能改变看待生命的眼光,才有可能在面对不公与伤害时,作出对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