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点击“网络广播”

搜索表单

【热点酷说】美感经验中的至美

  • 首页
  • /
  • 【热点酷说】美感经验中的至美
文:张勇敢 编辑:肖容 播音:帝璁 制作:恩典
24 Aug 2022

2022焦点影人邱炯炯

这些年由于特殊的政治时局,台海两岸在艺术领域上的碰撞与火花少之又少。不过,就在今年中旬,台北电影节特选的3位焦点影人中,有一位独立制片艺术家罕见的以来自四川的内地身份,获得主办方大加赞赏,一口气为他五长、两短共七部剧情片,制作详细介绍专题。其中最新电影作品《椒麻堂会》还在去年获得瑞士洛迦诺电影节评委团大奖、青少年评审团二奖。这位才45岁的壮年画家导演,曾立下以画养画、以作品养活自己的flag,于今总算得偿所愿。

这名焦点影人是当代鬼才艺术家邱炯炯,他将绘画与电影夯实在一起,作品美学存在于浓厚的手作质感以及幽默、警世、又魔幻的小丑精神

 

邱炯炯高中后就没有怎么进过学校,但是经常借由阅读与创作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美术实力,而他对于中国小人物的观察,角度新奇有趣原来他的祖父在剧团常年担任丑角,因此邱炯炯对于小丑,以及小丑的思考方式,有独到的领悟。事实上,得奖作品《椒麻堂会》的海报主视觉丘福,就是以祖父为原型。

他说:四川人的黑色幽默和小丑精神非常一致,他们遇到什么坎坷都会通过一个玩笑去消解,或者说是去抵抗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批判不一定非得是悲情式的控诉,它更多的是调戏,就像尘埃般的微小个体,你什么都不敢做,但你起码可以做一个鬼脸,这就是最核心的小丑精神。……尽管鬼脸杀手锏没什么杀伤力,但是尊严被保存了。

人们从邱炯炯作品中所能体会到的美感经验,就是小丑身上所夹带着的那种既欢喜又悲情的,看似矛盾却无比吻合于人生的张力。对于小丑的美学眼光,邱炯炯评论道:你用小丑的眼光看生和死,它都没有特别大的界限,可能都是狂欢的,狂喜的或者悲痛的,它足够复杂。我喜欢这样的暧昧表达,悲潜伏着喜,喜潜伏着悲,就这样亦悲亦喜……

美的形象

近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过: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。他在文章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里,说明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眼光,会对于同一株松树生出不同的看法。

木材商人实用角度,计算古松的效用与价值;植物学家科学角度,放下成见与情感,试图找出古松在世界上的定位、因果秩序与生存法则。正好像现代人,习惯以实用、效益、科学、理性的思维方式面对生活中的一切——面对职场、面对婚姻、面对亲子关系、面对学问才艺、甚至面对信仰,都要殷殷询问有多少实操技巧,有多少实际用途?

第三种人是画家,画家只是全神贯注看见古松。看见古松的孤立自足、自成一格,没有前后因果,不必上下联系,单单欣赏古松的形象本身,于是进入美学领域。

朱光潜精辟地写道: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,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。

实用角度求,以维持生活;科学角度求,以导求纯正;美感角度求,以满足情爱。

而在诸多学问门类中,神学是最能解释真、善、美的类别。

近代最有影响力的神学家之一,学问极其广博的巴尔塔萨(Hans Urs von Balthasar),曾经说道:美必然是一个形状(form写道:自然之形与艺术性的形,两者同样是有外貌与内在深的,外貌与内在深在形格上不能分割。内容不躲在形状(Gestalt)的背后,而是蕴藏在形状里……”

例如说,母亲慈爱的笑容,就以极其形象化、视觉化的方式,直接透露美感的光辉。深究之,它揭示了4重美感特质——

第一,慈爱的笑容反映了内心的喜乐,爱这么喜乐,这么令人愉悦,当然也是美的。

第二,慈爱的笑容表达了绝对的善意,爱也是善的。

第三,既美且善的爱,昭示人们本身存在的真。

第四,孩子和母亲是不同的个体,具有差异性,但是在慈爱的笑容:真、善、美的光辉之下——少一个都不行——差异的关系扭转为合一的关系,两个生命被联系起来。

于是,借由一个简单却完整的美的形象,就能层层上溯,找出根源,发现真、善、美三一上帝的存在。

至美的形象

这么说来,一个人若要在美学上走得更深,还得先研究神学了。法国哲学家佩潘(Charles pepin)写道:人只要能够在纯粹的美感关系中存在一刹那,就能重新找回自己所有的力量与所有的天分。这就是在谈美感所携带的爱与救赎的力量。那么在充分了解爱与救赎的神学领域中,最美、至美的形象应该是什么呢?

道成肉身

拥有创造之力的神,同时拥有舍身之爱。在起初即以救赎为目的降世为婴孩,三十多年后,他以成熟完美的言行与邪恶的霸权对抗,却不是像传统故事里慷慨起义的英雄,而是温良如奴仆。他在鹰犬面前不争不斗,继而被挂上十字架,遭受类似于凌迟的酷刑。

神成了肉身,虽知会复活,却依然要经历恐惧与痛苦的死亡。三天后,祂的复活向世人揭示在这世间数十年的人生之外仍有其它!

这是人们可以在十字架形象上阅读看见的若隐若现却巨大的光辉;但是第一刻的主视觉是死亡,是所有人最深最直接的恐惧:一个具有强大力量的好人,在人生的悲剧中自愿被撕裂了

美与丑恶、善与妖邪、真与虚谎、破碎与拯救、撕裂与修复、喧嚣与静默、疆界与无垠、捆绑与释放、矛盾与化解、战争与和平、死亡与即将迎接的复活……全部集中在一张十字架画面里,这就是至美的形象。

用当代艺术家的话说,十字架的表达悲潜伏着喜,喜潜伏着悲,就这样亦悲亦喜,相当暧昧,足够复杂。用近代神学家的话说,十字架的外在形象指向了隐藏于内在深处的神性光辉,神与肉身的双重叠影不可分割。

美感蕴藏着能修复灵魂的力量,这种力量其来有自。原来,神学真是一切学问的源头。

~~~~~~~~~

人为朋友舍命,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。

约翰福音十五章

喜欢0 反感0
Please 登录 or 注册 to bookmark this post

发表留言

Plain text

  • 不允许使用HTML标签。
  • 自动将网址与电子邮件地址转变为链接。
  • 自动断行和分段。